风吹麦浪满地黄,机声隆隆收获忙。临近端午,小麦收割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2025年5月29日下午,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组织专家在通州区金沙街道万顷良田基地对碧护综合技术比较试验区(实施主体:南通市粮食集团,播期11月21日)进行实地测产。该基地示范品种为华麦5号,分别在小麦分蘖期、穗期应用了碧护综合技术,前期的调查结果表明:示范区较对照,根系更发达,穗型更大,茎秆粗壮,功能叶不早衰。在经历了两次大风大雨后,对照区倒伏,碧护综合技术示范区未倒伏,杆青籽黄,熟相佳。




测产专家组在同一块大田(50亩)选取处理和对照区域进行测产,采用收割机收割,秤取鲜重,扣除皮重,杂质和收割损失相抵,按照小麦标准含水量折算亩产。使用碧护综合技术试验方单产493.97公斤每亩,对照区单产464.05公斤每亩,亩均增产29.92公斤,增幅6.45%,亩收益至少提高70元。
测产田块 地点 | 种植 品种 | 栽培 方式 | 实收面积 (亩) | 净鲜重 (公斤) | 含水率 (%) | 折实收亩产 (公斤) |
通州区 万顷良田 | 华麦5号 | 机播 | 4.75 | 2380 | 14.23 | 493.97 |
通州区 万顷良田 | 华麦5号 | 机播 | 4.75 | 2540 | 24.5 | 464.05 |
备注:小麦实产计算公式
实收亩产(公斤)=[(毛重-包装物重量)(公斤)÷实收面积]×[1-(水分含量(%)]÷(1-13%)。
本次测产数据得到现场专家组一致认可:对碧护综合技术对小麦产量与品质提升给予高度肯定,后续将测定小麦千粒重、不完善粒率、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全面分析碧护综合技术对小麦提质增产的效果。

